近日,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车企在交通领域有新发展动向及应用成果!
小鹏汽车全资成立台州鹏昭,拓展汽车销售版图
企查查显示,8月26日,台州鹏昭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大武,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充电桩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轮胎销售;电池销售;润滑油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小鹏汽车全资控股。
零跑汽车湖州电池工厂加速建设,预计9月投产
据吴兴区融媒体中心发文称,零跑汽车位于浙江湖州吴兴的动力电池包生产车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项目进度天天刷新。据悉,该期项目计划建设8条车载动力电池产线,其中包括模组产线和PACK产线,再加4条电源生产线。建成后,将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及电源的生产提供有力保障。达产后,每年能生产38.4万套车载电池和72万套电源,预计年销售收入64亿元。
扫地机器人品牌追觅科技官宣造车
8月28日,扫地机器人品牌追觅科技官宣:“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其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并预计于2027年正式亮相。追觅表示,公司将长期持续投入汽车领域,目前已组建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团队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福特自动驾驶车将为乘客提供通信连接
8月26日消息,福特汽车公司已为乘客联网通信系统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申请专利,该系统可能用于未来的福特自动驾驶汽车(AV)。在专利申明中,福特提出一种使用屏幕和摄像头的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车辆外部的屏幕。其理念是让人们能够与车外的人进行交流,这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有用。
岚图汽车将港股上市
东风集团股份于8月22日晚间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股市,与此同时,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这一重大举措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公告内容,本次交易采用岚图汽车股权和现金相结合的对价支付方式,总体收购价格为每股10.85港元。具体而言,现金对价为每股6.68港元,岚图股权对价为每股4.17港元。
Waymo获纽约首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
8月25日消息,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出租车子公司Waymo已获得美国纽约市首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而测试时需有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坐在驾驶座上。自今年7月重返纽约市以来,Waymo的车辆一直采用人工驾驶模式。该公司曾于2021年将车辆引入曼哈顿,进行手动驾驶、数据收集与测试工作。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达成合作
8月22日,火山引擎宣布,特斯拉与火山引擎已于近日达成合作,在国内火山引擎将为特斯拉提供大模型服务,助力特斯拉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升级。根据《特斯拉车机语音助手使用条款》,全新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 L车型将搭载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两款模型均通过火山引擎接入。其中,豆包大模型将承担语音命令功能,如导航设定、媒体播放操控、空调温度调节等,同时还具备车主手册查询功能;DeepSeek模型则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
蔚来资本等入股新芯航途
8月22日消息,新芯航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蔚来资本旗下合肥蔚来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226.9万人民币增至约1499.8万人民币。该公司是一家新兴自动驾驶芯片设计企业。该公司是一家新兴自动驾驶芯片设计企业。
高域复合翼飞行汽车获颁特许飞行证
8月21日,高域旗下自研的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这也是大湾区首个全尺寸复合翼飞行汽车的特许飞行证。在今年7月,高域就顺利完成了大湾区第一台全尺寸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的首飞。
自动驾驶公司Nuro获超2亿美元融资
8月21日,自动驾驶技术公司Nuro宣布完成2.03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达60亿美元。本轮融资参与者包括Uber、巴美列捷福,以及新投资者Icehouse Ventures、Kindred Ventures、英伟达和Pledge Ventures。
本田与Helm.ai签署自动驾驶软件协议
8月20日,本田汽车公司与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城(Redwood City)的Helm.ai公司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双方将合作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并计划于2027年前应用于本田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不过,该声明中尚未披露该合同的价值及具体合作期限。本田汽车公司此次入局开发“端到端驾驶技术”,目标是实现车辆在普通道路与公路上的部分自动化加速和转向功能。
文远知行发布端到端驾驶解决方案
8月21日,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正式推出与博世合作的一段式端到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WePilot AiDrive,距离双方合作的两段式端到端方案量产上车仅半年。目前,WePilot AiDrive已完成核心功能验证,预计2025年内实现量产上车。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